10月28日上午,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宣传教育科科长任晓飞、学术研究科科长杨孟昀及科员赵建平、肖亚等一行前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并商谈合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灵芝、院长助理张丽君和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交流。
商谈合作交流现场
任晓飞、杨孟昀分别向马克思主义学院赠送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基本陈列《山川永纪》和《抗震救灾精神理论与实践研究》等研究成果。丁灵芝表示感谢,对任晓飞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社会实践类)的建设情况,希望此次交流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服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服务平台的重要契机。丁灵芝就此提出了四点合作建议: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组织师生赴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和理论宣讲,同时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融入思政课,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资源。二是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和研修基地。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纪念馆共同开展理论宣讲培训,并依托科研项目开展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加强科研项目合作。双方进一步深化抗震救灾精神研究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领域分专题研究,合作申报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是深化人才培养合作。聘请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先进模范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邀请专家进课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任晓飞充分认同丁灵芝提出的合作建议,并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场馆分布和基地建设情况做了详细介绍。他表示,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作为教育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联合设立的科学精神专题实践教学基地,育人资源十分丰富,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建立合作发展新途径新模式。杨孟昀介绍了纪念馆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情况,并对合作意向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他希望学校师生积极参与纪念馆的主题征文活动,共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时开发防震减灾科普微课堂和文创产品,以推动校地共同发展。最后,双方就实践基地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科研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莉
摄影:杨小丽
一审:邓海霞
二审:陈丹丹
三审:丁灵芝
2022年10月31日